對于城域匯聚和接入等層次的傳輸網絡,可以考慮兩種方式建設:一種是基于以太網技術(基于IP/MPLS交換機);另外一種是基于OTN技術,這種技術在光層采用DWDM/ROADM,在電導交叉方面支持各種格式的客戶端信號(包括以太網)的封裝映射。
傳統(tǒng)上,IP/MPLS面向承載,對應網絡層/數據鏈路層,而OTN則面向傳送,對應于物理層。
但是隨著網絡的發(fā)展,OTN也慢慢向業(yè)務承載方向發(fā)展,而且貌似許多電信運營商更加青睞于OTN技術。下面我們簡單分析對比一下(若有不周全之處請諒解)。
(1)IP/MPLS網絡是基于平均負載而不是最大負載構建的,使得它具有非常好的成本效益,而OTN不具有G.HaoPay as Grow按需付費的G.Hao協(xié)議等功能時,IP/MPLS網絡相對來說更具有引力。
但是,對于IP網絡來說,如果流量超過平均統(tǒng)計水平,則會丟棄過多的數據包,造成誤碼丟包。在OTN網絡中,原則上不會丟棄數據包,可以確保在OTN通道的輸入端口接收到的所有數據都將傳輸到輸出端口。
(2)糾錯方面,OTN具有強大的內置糾錯機制(光傳輸系統(tǒng)的FEC是什么?)。OTN網絡中的FEC編碼允許恢復嚴重失真和嘈雜的信號,從而將錯誤率降低了10個數量級從10 -2到10 -12甚至更低。
目前,FEC已經發(fā)展到第三代SD-FEC,其編碼增益對系統(tǒng)性能的提升非常明顯。
而在IP/MPLS網絡中,由于采用了更為原始的技術CRC(循環(huán)冗余校驗碼)進行糾錯編碼。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傳輸過程中發(fā)生錯誤,則不會恢復數據包,而是會重新傳輸數據包。
(3)在IP/MPLS網絡中,不能保證報文的發(fā)送時間。比如說除了傳輸路徑的時延外,還要考慮串行化時延、處理時延、隊列時延以及抖動引起的不確定性;而在OTN網絡中,流量是與時鐘頻率嚴格綁定的。因此,網絡端口之間的數據包傳遞時間是嚴格確定的。
(4)在保護方面,OTN網絡中切換到備用信道的時間一般來說不超過50毫秒,實際上,對于短鏈路,切換時間可以是10到20毫秒。
當然對于加載ASON平面,其提供恢復的時間相對來說要長一些。而在IP/MPLS網絡中,交換時間一般為不超過50毫秒,但考慮鏈路等情況,有時候難以保證電信級QoS。不過,IP MPLS在保護類型方面來說相對要豐富的多,比如說雙向BFD、快速保護倒換FRR等。
(5)在網絡監(jiān)控和流量管理方面。在Telemetry技術尚不成熟之時,OTN網絡的監(jiān)視和流量管理功能要比IP/MPLS更為強大。比如說OTN多達6級的級聯(lián)監(jiān)控,可以實時顯示有關端口和服務狀態(tài)的詳細統(tǒng)計信息,分析以及實現可視化流量的監(jiān)控。
而,IP/MPLS的傳統(tǒng)網絡監(jiān)控方式(如SNMP get和CLI),在對監(jiān)控數據擁有更高的精度以便及時檢測和快速調整微突發(fā)流量的情況下,顯得不足。不過相信,Telemetry技術等技術的出現應該可以解決這一短板。
(6)在大容量長距離方面。OTN也具有天然的優(yōu)勢,比如說可以在一對光纖上的N * 100/B100 Gbit / s,N可以是40,53,80,96甚至更大。而在這方面,IP MPLS網絡中是無法實現的。
以上分析可能側重說了OTN相對IP MPLS的優(yōu)勢。當然還可以有更多的對比分析,特別是IP/MPLS相對OTN技術的優(yōu)勢,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在5G時代,IP技術并不是最佳的承載技術。這里就要提到中國移動的SPN技術,則將光層 DWDM 技術融合以太網分片組網技術、分段路由技術(SR)以承載5G業(yè)務。以及中國電信,更是直接上了MS-OTN技術來承載5G業(yè)務。
審核編輯:劉清
-
MPLS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8瀏覽量
25073 -
OTN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3瀏覽量
41054 -
FEC
+關注
關注
0文章
40瀏覽量
14162 -
CRC效驗
+關注
關注
0文章
30瀏覽量
1335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MPLS VPN配置/基本原理
MPLS的優(yōu)點: MPLS四大優(yōu)勢
MPLS流量管理
基于OTN的5G中傳/回傳承載方案
基于MPLS(多協(xié)議標記交換技術)的IP QoS應用
移動環(huán)境下的MPLS及服務質量的實現
Xilinx推出全新OTN SmartCORE IP
華為SingleBackhaul_MPLS_VPN基礎
MPLS技術應用及原理
IPRAN關鍵技術之MPLS技術的詳解與研究
IP百科知識之什么是MPLS
恒訊科技分析:MPLS與IP路由有什么區(qū)別?

簡單分析對比一下IP MPLS與OTN技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