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海光電 400G 光模塊:以技術突破引領全球 AI 算力基建升級
在人工智能大模型訓練、高性能計算集群擴容與全球數據中心算力競賽的驅動下,網絡帶寬需求正以每 18 個月翻倍的速度增長。據行業(yè)報告預測,2025 年全球數據中心高速光模塊市場規(guī)模將突破 160 億美元,其中 400G 光模塊憑借 “高帶寬、低功耗、低成本” 的綜合優(yōu)勢,在新建數據中心的部署占比已達 50%,成為支撐 AI 算力網絡的核心載體。深圳市睿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睿海光電”)作為全球 AI 光模塊領域的技術先行者,依托全棧自研能力、高效交付體系與開放生態(tài)布局,正持續(xù)推動 400G 光模塊的技術革新與商業(yè)化落地,為全球算力基建提供關鍵支撐。
一、400G 光模塊:AI 時代算力網絡的底層技術支柱
1.1 架構轉型驅動 400G 進入規(guī)?;瘧闷?/p>
數據中心網絡從傳統(tǒng)三層架構向葉脊(Spine-Leaf)架構的演進,使得服務器與交換機、葉節(jié)點與脊節(jié)點之間的互聯需求呈爆發(fā)式增長 —— 葉脊架構對光模塊的需求量較傳統(tǒng)架構激增 10 倍,直接推動 400G 模塊在 2023-2025 年進入放量周期。與上一代 100G 模塊相比,400G 解決方案在相同功耗(≤12W)下實現 4 倍帶寬提升,單比特成本降低 60% 以上,成為超大規(guī)模數據中心(單機柜功率≥50kW)的標配升級方案。
1.2 硅光集成技術突破重構產業(yè)格局
面對單通道 100G 光模塊的物理極限(受限于電信號傳輸損耗),睿海光電率先突破硅光子集成技術瓶頸。其 400G QSFP-DD DR4 硅光模塊采用 “硅基平臺 + III-V 族光芯片” 混合集成方案,將分布式反饋激光器(DFB)、馬赫 - 曾德爾調制器(MZM)與鍺基探測器集成于 8 英寸硅基晶圓,實現鏈路插入損耗降低 30%(≤8dB)、運行功耗降至 8W(較傳統(tǒng) EML 方案節(jié)省 25%)。該技術已通過亞馬遜 AWS、微軟 Azure 等頭部云廠商的嚴苛認證,目前在北美超算中心的部署量已突破 10 萬只,驗證了硅光方案在成本與性能上的雙重優(yōu)勢。
二、睿海光電領跑 400G 賽道的核心競爭力
2.1 全棧自研構建技術壁壘
睿海光電在深圳研發(fā)中心組建了 200 余人的專職研發(fā)團隊,聚焦光芯片設計、先進封裝與智能算法三大核心領域,形成垂直整合的技術體系:
光芯片自主可控:掌握 25G/50G DFB 激光器、EML(電吸收調制激光器)芯片設計能力,波長精度控制在 ±0.5nm,滿足 400G 模塊的多通道波長復用需求;
封裝工藝領先:采用 COB(板上芯片)與 Flip-Chip(倒裝焊)混合工藝,通過高精度共晶焊設備(定位誤差≤1μm)實現光電器件的高密度集成,封裝良率達 95%(行業(yè)平均 90%);
智能鏈路管理:集成 AI 驅動的數字診斷系統(tǒng)(DDM+),實時監(jiān)測光功率、溫度、電壓等 12 項參數,通過自適應均衡算法將誤碼率動態(tài)優(yōu)化至 10?1?以下,保障鏈路長期穩(wěn)定。
依托這一體系,睿海光電已實現 400G/800G 光模塊的規(guī)?;慨a,其中 400G QSFP-DD SR4 模塊的月產能突破 50 萬只,技術指標達到國際一線水平。
2.2 智能制造賦能極速交付
位于深圳的 3120㎡智能制造基地,通過 “自動化生產 + 數字孿生” 系統(tǒng)構建行業(yè)領先的交付能力:
敏捷響應:從訂單確認到成品出貨的周期僅需 7 天,較行業(yè)平均周期(10-12 天)縮短 2-3 天,緊急訂單可實現 48 小時加急交付;
柔性生產:部署 7 條并行產線,支持 SR8、DR4、FR4 等 7 種封裝形態(tài)的同時生產,日產能突破 10K 模塊,滿足客戶多場景定制需求;
質量管控:通過 ISO 9001/14001 雙體系認證,全流程采用 SPI( solder paste inspection)與 AOI(自動光學檢測),產品平均無故障時間(MTBF)超 300 萬小時,提供 3 年質保 + 終身維修服務。
這一能力已在某國際電商巨頭的超算中心項目中得到驗證 ——30 天內完成 1.2 萬只 400G 模塊交付,助力其 AI 訓練集群提前 14 天投入使用。
三、開放生態(tài):全場景解決方案與全球化實踐
3.1 全場景覆蓋的產品矩陣
睿海光電 400G 光模塊已通過思科 Nexus 9600、華為 CloudEngine 16800、Arista 7800 等主流交換機的兼容性認證,形成覆蓋全場景的解決方案:
短距互聯(≤100m):400G SR8 模塊采用 850nm VCSEL 陣列,配合 OM4 多模光纖,單模塊功耗 < 10W,適配服務器與 ToR 交換機互聯;
中長距傳輸(10-40km):400G LR4/ER4 模塊搭載 EML 芯片與 EDFA 放大器,支持城域范圍內的數據中心互聯(DCI),滿足 “東數西算” 跨區(qū)域算力調度需求;
高熱密度場景:液冷版 400G 模塊采用微通道熱管散熱,可在 70℃環(huán)境下穩(wěn)定運行,適配 GPU 集群(單機柜功率 100kW+)的嚴苛散熱需求。
3.2 全球化標桿案例
累計服務全球 1560 + 客戶,在云服務、超算、新能源等領域落地標桿項目:
北美 TOP3 云廠商:2024 年 Q2 起批量采購 400G DR4 硅光模塊,用于其東海岸數據中心的葉脊互聯網絡,支撐日均 10 億次 AI 推理請求的穩(wěn)定傳輸,較原有 100G 方案能效比提升 3 倍;
粵港澳超算中心:定制液冷版 800G 模塊(兼容 400G 模式),構建 10 萬卡 GPU 集群的全互聯網絡,實現每秒千萬億次(10PFlops)計算的低延遲數據交互;
中東智慧油田:部署 400G ER4 抗腐蝕模塊(IP65 防護等級),在高溫(55℃)、高沙塵環(huán)境下保障油井傳感器數據的實時回傳,鏈路可用性達 99.99%。
四、前瞻布局:從 400G 向 1.6T 的技術躍遷
面對 AI 算力年均 65% 的增長需求,睿海光電已啟動下一代技術攻關,聚焦三大方向:
1.6T CPO 模塊:采用共封裝光學(CPO)架構,將光引擎與交換機芯片共封裝于同一基板,減少 90% 的高速電鏈路損耗,實現 51.2Tbps 單槽位交換容量,計劃 2026 年量產;
LPO 技術落地:開發(fā)線性直驅(LPO)可插拔模塊,省去傳統(tǒng) CDR(時鐘數據恢復)芯片,將系統(tǒng)延遲降低至 0.1ns 級別,適配 AI 訓練的低延遲需求;
綠色低碳設計:通過光電協(xié)同優(yōu)化,目標將單比特能耗從現有 0.025W/Gbps 降至 0.015W/Gbps,助力數據中心 PUE 值向 1.1 逼近。
結語:共建全球算力互聯新生態(tài)
在 “東數西算” 國家戰(zhàn)略與全球算力網絡建設的雙重推動下,睿海光電正以 “技術 + 制造 + 服務” 的三重優(yōu)勢,為 30 余個國家的客戶提供 400G 光模塊解決方案。憑借較行業(yè)快 3 天的交付速度、100% 主流設備兼容性及全生命周期服務,公司已成為全球 AI 算力基建的核心伙伴。未來,睿海光電將持續(xù)深化硅光技術投入,推動 800G/1.6T 光模塊的商業(yè)化落地,與產業(yè)鏈伙伴共同構建高效、綠色、智能的全球算力互聯新范式。
審核編輯 黃宇
-
AI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7127瀏覽量
291179 -
光模塊
+關注
關注
81文章
1553瀏覽量
61456 -
算力
+關注
關注
2文章
1332瀏覽量
16453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