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介紹
TD-SCDMA的基礎:第一章?? 概述?9
1.1 移動通信發(fā)展簡述?10
1.2 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的發(fā)展?12
1.2.3 三大主流標準的技術比較?16
1.3? TD-SCDMA標準的形成?18
1.4 本書預覽?20
第二章? 第三代移動通信的網(wǎng)絡結構?21
2.1 IMT-2000的目標和要求?21
2.2 UMTS的物理結構模型?22
2.2.1 用戶設備域?23
2.2.2 基本結構域?24
2.2.3 UMTS域間通信?24
2.3 IMT—2000的功能結構模型?26
2.3.1 無線資源(RRC)平面包括的功能實體?27
2.3.2 通信控制(CC)平面包括的功能實體?27
2.3.3? IMT—2000系統(tǒng)結構?28
2.4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29
第三章 接入網(wǎng)的基本結構?34
3.1? UTRAN結構及其接口的通用協(xié)議模型?34
3.3? UTRAN通用協(xié)議結構模型?41
3.4? Iu接口?42
3.4.1? Iu-CS協(xié)議結構?44
3.4.2? Iu-PS協(xié)議結構?46
3.4.3? RANAP協(xié)議及用戶平面?47
3.4.4? Iu-BC及SABP協(xié)議?48
3.4.5? Iu接口的發(fā)展——Iu-flex?49
3.5? Iub接口?52
3.6? Iur接口?57
3.7? 接口 Iupc 和 Iur-g?61
第四章TD-SCDMA物理層?66
4.1概述?67
4.2? 物理信道及傳輸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67
4.2.1 傳輸信道?67
4.2.2 物理信道?68
4.2.2.1 TD-SCDMA 系統(tǒng)的幀結構?70
4.2.2.2 TD-SCDMA 系統(tǒng)的突發(fā)(burst)結構?72
4.2.2.3訓練序列(midamble碼)?74
4.2.2.4 物理信道?75
4.2.2.5物理信道的信標特性?78
4.2.2.6物理信道訓練序列的分配?78
4.2.3? 傳輸信道對物理信道的映射關系?78
4.3信道編碼和復用?80
4.3.1 概述?80
4.3.2 信道編碼和復用?82
4.3.3? 不同傳輸信道到一個CCTrCH 的復用及一個CCTrCH 對物理信道的映射?83
4.3.5? 業(yè)務復用示例?86
4.4擴頻與調(diào)制?90
4.4.1數(shù)據(jù)調(diào)制?90
4.4.2擴頻調(diào)制?91
4.4.2.1擴頻碼?92
4.4.2.2擾碼?93
4.4.2.3擴頻調(diào)制方法?93
4.4.3同步碼?94
4.4.3.1 SYNC_DL?94
4.4.3.2 SYNC_UL?94
4.4.3.3碼分配?95
4.5 物理層過程?96
4.5.1 功率控制?96
4.5.1.1上行控制?96
4.5.1.2 下行控制?97
4.5.2上行同步?97
4.5.3下行發(fā)射分集?98
4.5.4小區(qū)搜索?101
4.5.5隨機接入過程?102
4.6 物理層測量?105
4.6.1小區(qū)選擇/重選測量?105
4.6.2切換準備測量?106
4.6.3 DCA 測量?106
4.6.4 時間提前的測量?107
第五章 無線接口協(xié)議?108
5.1 概述?108
5.2 空中接口結構?108
5.3 MAC媒體接入控制協(xié)議?110
5.3.1 MAC層介紹?110
5.3.2 信道結構及映射?111
5.3.3 MAC層功能描述?112
5.3.4 MAC層數(shù)據(jù)流操作?113
5.4 RLC 無線鏈路控制協(xié)議?114
5.4.1 RLC層結構及業(yè)務?114
5.4.2 RLC功能描述?115
5.4.3 RLC AM操作過程?117
5.4.4? RLC TM/UM/AM模式的性能比較?118
5.5 PDCP 分組數(shù)據(jù)匯聚協(xié)議?118
5.5.1 PDCP結構?119
5.5.2 PDCP 功能?119
5.6 BMC 廣播/多播控制協(xié)議?121
5.6.1 BMC概述及結構?121
5.6.2 BMC 功能?121
5.7 RRC 無線資源控制協(xié)議?122
5.7.1 概述?122
5.7.2 RRC結構與功能?123
5.7.3 RRC狀態(tài)?125
5.7.4 RRC過程?127
5.8 接入網(wǎng)安全?135
5.8.1 系統(tǒng)安全結構?135
5.8.2 接入網(wǎng)安全實現(xiàn)?137
第六章 TD-SCDMA無線射頻特性?141
6.1 公共指標?141
6.1.1工作頻段?141
6.1.2收發(fā)頻率間隔?141
6.1.3信道分配?141
6.2 無線基站特性?142
6.2.1發(fā)射機特性?142
6.2.2接收機特性?152
6.3 用戶終端特性?155
6.3.1發(fā)射機特性?155
6.3.2接收機特性?164
第七章 無線資源管理?169
7.1 無線資源管理的基本概念?169
7.1.1 RRM模塊的組成?169
7.1.2主要功能模塊在系統(tǒng)中的位置?170
7.1.3 TD-SCDMA系統(tǒng)RRM的特點?170
7.2? 動態(tài)信道分配(DCA)?170
7.2.1? DCA概述?170
7.2.2? 慢速DCA?171
7.2.3快速DCA?171
7.2.4 幾種DCA算法介紹?172
7.3 越區(qū)切換原理?172
7.3.1概述?172
7.3.1.1 TD-SCDMA系統(tǒng)中切換的功能描述?173
7.3.1.2 TD-SCDMA系統(tǒng)中的切換算法分析?173
7.3.1.3 TD-SCDMA系統(tǒng)切換的測量過程?175
7.3.2接力切換原理?175
7.3.2.1概述?175
7.3.2.2接力切換的技術基礎?175
7.3.2.3接力切換過程描述?176
7.2.3.4接力切換特點?177
7.3.3 TD-SCDMA系統(tǒng)間切換?177
7.4? 智能天線對RRM的影響?178
7.4.1使用智能天線所帶來的主要特點?178
7.4.2智能天線對于DCA的影響?178
7.4.3智能天線對功率控制的影響?180
7.4.4智能天線對分組調(diào)度的影響?180
7.4.5智能天線對切換控制的影響?180
第八章 高速下行分組接入(HSDPA)?181
8.1 物理層技術?182
8.1.1? AMC?182
8.1.2? HARQ?182
8.1.3信道結構?184
1)HS-DSCH信道?184
2)HS-SCCH?186
3)HS-SICH?186
4)HSDPA中的信令參數(shù)?187
8.2 MAC層技術?187
8.2.1 HSDPA MAC結構?188
8.2.2 HARQ協(xié)議?189
8.3 其他影響?190
第九章? 3G核心網(wǎng)絡及TD-SCDMA靈活的組網(wǎng)絡方式?191
9.2? 3G核心網(wǎng)的主要功能實體和接口?193
9.3 TD-SCDMA核心網(wǎng)功能?198
9.3.1 功能平臺簡介?198
9.3. 2? 傳輸協(xié)議簡介?199
9.3.3? 智能網(wǎng)?200
9.3.4? 3G網(wǎng)絡的QoS?200
9.4? TD-SCDMA靈活的組網(wǎng)方式?205
9.4.1? 網(wǎng)絡共享的必要性?205
4. TD-SCDMA和CDMA2000共享核心網(wǎng)[3GPP和3GPP2 核心網(wǎng)融合]?207
參考文獻?209
英文縮寫對照?209
1.1 移動通信發(fā)展簡述?10
1.2 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的發(fā)展?12
1.2.3 三大主流標準的技術比較?16
1.3? TD-SCDMA標準的形成?18
1.4 本書預覽?20
第二章? 第三代移動通信的網(wǎng)絡結構?21
2.1 IMT-2000的目標和要求?21
2.2 UMTS的物理結構模型?22
2.2.1 用戶設備域?23
2.2.2 基本結構域?24
2.2.3 UMTS域間通信?24
2.3 IMT—2000的功能結構模型?26
2.3.1 無線資源(RRC)平面包括的功能實體?27
2.3.2 通信控制(CC)平面包括的功能實體?27
2.3.3? IMT—2000系統(tǒng)結構?28
2.4 TD-SCDMA網(wǎng)絡結構?29
第三章 接入網(wǎng)的基本結構?34
3.1? UTRAN結構及其接口的通用協(xié)議模型?34
3.3? UTRAN通用協(xié)議結構模型?41
3.4? Iu接口?42
3.4.1? Iu-CS協(xié)議結構?44
3.4.2? Iu-PS協(xié)議結構?46
3.4.3? RANAP協(xié)議及用戶平面?47
3.4.4? Iu-BC及SABP協(xié)議?48
3.4.5? Iu接口的發(fā)展——Iu-flex?49
3.5? Iub接口?52
3.6? Iur接口?57
3.7? 接口 Iupc 和 Iur-g?61
第四章TD-SCDMA物理層?66
4.1概述?67
4.2? 物理信道及傳輸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67
4.2.1 傳輸信道?67
4.2.2 物理信道?68
4.2.2.1 TD-SCDMA 系統(tǒng)的幀結構?70
4.2.2.2 TD-SCDMA 系統(tǒng)的突發(fā)(burst)結構?72
4.2.2.3訓練序列(midamble碼)?74
4.2.2.4 物理信道?75
4.2.2.5物理信道的信標特性?78
4.2.2.6物理信道訓練序列的分配?78
4.2.3? 傳輸信道對物理信道的映射關系?78
4.3信道編碼和復用?80
4.3.1 概述?80
4.3.2 信道編碼和復用?82
4.3.3? 不同傳輸信道到一個CCTrCH 的復用及一個CCTrCH 對物理信道的映射?83
4.3.5? 業(yè)務復用示例?86
4.4擴頻與調(diào)制?90
4.4.1數(shù)據(jù)調(diào)制?90
4.4.2擴頻調(diào)制?91
4.4.2.1擴頻碼?92
4.4.2.2擾碼?93
4.4.2.3擴頻調(diào)制方法?93
4.4.3同步碼?94
4.4.3.1 SYNC_DL?94
4.4.3.2 SYNC_UL?94
4.4.3.3碼分配?95
4.5 物理層過程?96
4.5.1 功率控制?96
4.5.1.1上行控制?96
4.5.1.2 下行控制?97
4.5.2上行同步?97
4.5.3下行發(fā)射分集?98
4.5.4小區(qū)搜索?101
4.5.5隨機接入過程?102
4.6 物理層測量?105
4.6.1小區(qū)選擇/重選測量?105
4.6.2切換準備測量?106
4.6.3 DCA 測量?106
4.6.4 時間提前的測量?107
第五章 無線接口協(xié)議?108
5.1 概述?108
5.2 空中接口結構?108
5.3 MAC媒體接入控制協(xié)議?110
5.3.1 MAC層介紹?110
5.3.2 信道結構及映射?111
5.3.3 MAC層功能描述?112
5.3.4 MAC層數(shù)據(jù)流操作?113
5.4 RLC 無線鏈路控制協(xié)議?114
5.4.1 RLC層結構及業(yè)務?114
5.4.2 RLC功能描述?115
5.4.3 RLC AM操作過程?117
5.4.4? RLC TM/UM/AM模式的性能比較?118
5.5 PDCP 分組數(shù)據(jù)匯聚協(xié)議?118
5.5.1 PDCP結構?119
5.5.2 PDCP 功能?119
5.6 BMC 廣播/多播控制協(xié)議?121
5.6.1 BMC概述及結構?121
5.6.2 BMC 功能?121
5.7 RRC 無線資源控制協(xié)議?122
5.7.1 概述?122
5.7.2 RRC結構與功能?123
5.7.3 RRC狀態(tài)?125
5.7.4 RRC過程?127
5.8 接入網(wǎng)安全?135
5.8.1 系統(tǒng)安全結構?135
5.8.2 接入網(wǎng)安全實現(xiàn)?137
第六章 TD-SCDMA無線射頻特性?141
6.1 公共指標?141
6.1.1工作頻段?141
6.1.2收發(fā)頻率間隔?141
6.1.3信道分配?141
6.2 無線基站特性?142
6.2.1發(fā)射機特性?142
6.2.2接收機特性?152
6.3 用戶終端特性?155
6.3.1發(fā)射機特性?155
6.3.2接收機特性?164
第七章 無線資源管理?169
7.1 無線資源管理的基本概念?169
7.1.1 RRM模塊的組成?169
7.1.2主要功能模塊在系統(tǒng)中的位置?170
7.1.3 TD-SCDMA系統(tǒng)RRM的特點?170
7.2? 動態(tài)信道分配(DCA)?170
7.2.1? DCA概述?170
7.2.2? 慢速DCA?171
7.2.3快速DCA?171
7.2.4 幾種DCA算法介紹?172
7.3 越區(qū)切換原理?172
7.3.1概述?172
7.3.1.1 TD-SCDMA系統(tǒng)中切換的功能描述?173
7.3.1.2 TD-SCDMA系統(tǒng)中的切換算法分析?173
7.3.1.3 TD-SCDMA系統(tǒng)切換的測量過程?175
7.3.2接力切換原理?175
7.3.2.1概述?175
7.3.2.2接力切換的技術基礎?175
7.3.2.3接力切換過程描述?176
7.2.3.4接力切換特點?177
7.3.3 TD-SCDMA系統(tǒng)間切換?177
7.4? 智能天線對RRM的影響?178
7.4.1使用智能天線所帶來的主要特點?178
7.4.2智能天線對于DCA的影響?178
7.4.3智能天線對功率控制的影響?180
7.4.4智能天線對分組調(diào)度的影響?180
7.4.5智能天線對切換控制的影響?180
第八章 高速下行分組接入(HSDPA)?181
8.1 物理層技術?182
8.1.1? AMC?182
8.1.2? HARQ?182
8.1.3信道結構?184
1)HS-DSCH信道?184
2)HS-SCCH?186
3)HS-SICH?186
4)HSDPA中的信令參數(shù)?187
8.2 MAC層技術?187
8.2.1 HSDPA MAC結構?188
8.2.2 HARQ協(xié)議?189
8.3 其他影響?190
第九章? 3G核心網(wǎng)絡及TD-SCDMA靈活的組網(wǎng)絡方式?191
9.2? 3G核心網(wǎng)的主要功能實體和接口?193
9.3 TD-SCDMA核心網(wǎng)功能?198
9.3.1 功能平臺簡介?198
9.3. 2? 傳輸協(xié)議簡介?199
9.3.3? 智能網(wǎng)?200
9.3.4? 3G網(wǎng)絡的QoS?200
9.4? TD-SCDMA靈活的組網(wǎng)方式?205
9.4.1? 網(wǎng)絡共享的必要性?205
4. TD-SCDMA和CDMA2000共享核心網(wǎng)[3GPP和3GPP2 核心網(wǎng)融合]?207
參考文獻?209
英文縮寫對照?209
下載該資料的人也在下載
下載該資料的人還在閱讀
更多 >
- TD-SCDMA上行同步碼接收
- TD-SCDMA終端軟件設計資料
- TD-SCDMA測試工具體系及應用
- TD-SCDMA標準綜述
- 智能天線在TD-SCDMA中的應用
- TD-SCDMA系統(tǒng)無線接口協(xié)議
- TD-SCDMA特殊場景覆蓋
- TD-SCDMA白皮書(西門子)
- 中國移動高級TD-SCDMA
- TD-SCDMA KPI指標及問題分析
- TD-SCDMA無線資源管理
- TD-SCDMA信令基本流程
- TD-SCDMA系統(tǒng)原理與關鍵技術
- TD-SCDMA無線網(wǎng)絡規(guī)劃設計與優(yōu)化
- TD-SCDMA無線網(wǎng)絡規(guī)劃設計與優(yōu)化
- 高速移動區(qū)域TD-SCDMA網(wǎng)絡的建設和優(yōu)化解決方案 2330次閱讀
- TD-SCDMA測試解決方案及應用研究 2198次閱讀
- 淺析TD-SCDMA干線放大器的增益調(diào)整設計 800次閱讀
- 詳解TD-SCDMA射頻功率放大器的設計 1185次閱讀
- 詳解TD-SCDMA終端耗電測試內(nèi)容和指標要求 799次閱讀
- 關于智能天線的提出、工作原理和分類以及TD-SCDMA在智能天線中的技術優(yōu)勢詳解 3285次閱讀
- 安立首款TD-SCDMA網(wǎng)絡仿真器改變了無線通信評估方式 1097次閱讀
- 鼎橋推出第二代TD-SCDMA基站產(chǎn)品及TD-SCDMA 網(wǎng)規(guī)工具Tplan 1518次閱讀
- TD-SCDMA基站和PHS基站干擾共存問題分析報告 1384次閱讀
- TD-SCDMA與GSM網(wǎng)基站的共享率有效緩解TD-SCDMA基站選址壓力 899次閱讀
- TD-SCDMA手機射頻前端設計分析 1970次閱讀
- 高原環(huán)境下TD-SCDMA網(wǎng)絡的優(yōu)化和實踐 1410次閱讀
- 大唐移動彌補TD-SCDMA網(wǎng)絡不足,實現(xiàn)WLAN網(wǎng)絡與TD網(wǎng)絡共存 1311次閱讀
- TD-SCDMA網(wǎng)絡中干擾的分類與定位解析 1092次閱讀
- TD-SCDMA/TD-HSDPA終端射頻測試 1531次閱讀
下載排行
本周
- 1DC電源插座圖紙
- 0.67 MB | 3次下載 | 免費
- 2AN158 GD32VW553 Wi-Fi開發(fā)指南
- 1.51MB | 2次下載 | 免費
- 3AN148 GD32VW553射頻硬件開發(fā)指南
- 2.07MB | 1次下載 | 免費
- 4AN111-LTC3219用戶指南
- 84.32KB | 次下載 | 免費
- 5AN153-用于電源系統(tǒng)管理的Linduino
- 1.38MB | 次下載 | 免費
- 6AN-283: Σ-Δ型ADC和DAC[中文版]
- 677.86KB | 次下載 | 免費
- 7SM2018E 支持可控硅調(diào)光線性恒流控制芯片
- 402.24 KB | 次下載 | 免費
- 8AN-1308: 電流檢測放大器共模階躍響應
- 545.42KB | 次下載 | 免費
本月
- 1ADI高性能電源管理解決方案
- 2.43 MB | 450次下載 | 免費
- 2免費開源CC3D飛控資料(電路圖&PCB源文件、BOM、
- 5.67 MB | 138次下載 | 1 積分
- 3基于STM32單片機智能手環(huán)心率計步器體溫顯示設計
- 0.10 MB | 130次下載 | 免費
- 4使用單片機實現(xiàn)七人表決器的程序和仿真資料免費下載
- 2.96 MB | 44次下載 | 免費
- 5美的電磁爐維修手冊大全
- 1.56 MB | 24次下載 | 5 積分
- 6如何正確測試電源的紋波
- 0.36 MB | 18次下載 | 免費
- 7感應筆電路圖
- 0.06 MB | 10次下載 | 免費
- 8萬用表UT58A原理圖
- 0.09 MB | 9次下載 | 5 積分
總榜
- 1matlab軟件下載入口
- 未知 | 935121次下載 | 10 積分
- 2開源硬件-PMP21529.1-4 開關降壓/升壓雙向直流/直流轉(zhuǎn)換器 PCB layout 設計
- 1.48MB | 420062次下載 | 10 積分
- 3Altium DXP2002下載入口
- 未知 | 233088次下載 | 10 積分
- 4電路仿真軟件multisim 10.0免費下載
- 340992 | 191367次下載 | 10 積分
- 5十天學會AVR單片機與C語言視頻教程 下載
- 158M | 183335次下載 | 10 積分
- 6labview8.5下載
- 未知 | 81581次下載 | 10 積分
- 7Keil工具MDK-Arm免費下載
- 0.02 MB | 73810次下載 | 10 積分
- 8LabVIEW 8.6下載
- 未知 | 65988次下載 | 10 積分
評論